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航校故事(十):安阳滑翔学校的解散与恢复

网站首页    航校动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航校故事(十):安阳滑翔学校的解散与恢复

文革影响 滑校解散

       滑翔运动是我国航空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经历了初创、发展阶段。正当只争朝夕,大展宏图时,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遭受各种迫害致死。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教练员、运动员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滑翔学校也受到严格的审查与管控,安阳市委派工作组进驻滑翔学校,成立“文革”领导小组对滑翔学校干部、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严格审查,有的遭到了揪斗批判,有的被勒令反复检查交代“罪行”,训练工作停止。 1968年5月12日,中央文革下达了对国家体委系统(包括国防体育协会)所有单位实行军事管制的命令(即五、一二命令)。同年8月武汉空军派军管组进校,对安阳滑翔学校实行全面的军事管制,1970年宣布撤销安阳滑翔学校,滑翔学校的全体干部、职工、教练员、运动员被迫放弃了他们钟爱的蓝天,被下放到工厂、农村接受锻炼、改造。

卧薪尝胆 涅槃重生

       安阳滑校解散了,滑翔精英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操纵滑翔机翱翔蓝天,但滑翔运动却从未在他们心中消失过。为实现重返蓝天梦,1971年下半年开始,从事航空运动的一些老同志多次联名致信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建议恢复滑翔运动。1973年8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家体委:“你们过去搞的滑翔、跳伞还要搞。”这一指示无疑是重新恢复滑翔运动的重要契机。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事情并没有那样顺利。直到1974年8月,空军党委又一次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呈送请示,“建议恢复业余滑翔学校,归属国家体委领导和管理”。请示很快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批示:“这是应该迅速办理的事情,可由李达副总长召集空军、体委等有关部门讨论一次,解决复校问题,例如体制、归属、校址、经费等,向体委提出报告。”这个批示加速了滑翔运动的恢复进程。同年10月,国家体委和总参谋部联合拟写了《关于在全国恢复业余滑翔学校和开展其他军事体育活动问题的请示》,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1975年,中国滑翔运动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国发〔1975〕19号)文件,批转了国家体委、总参谋部“关于在全国恢复业余滑翔学校和开展其它军事体育活动问题的请示”。3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体委呈报的《关于恢复军事体9个直属单位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报告》,其中就包含了安阳滑翔学校在内的4个滑翔项目机构。1975年4月,国家体委从原滑翔学校人员中借调魏海峰、吴英诚、刘连成、黄澍年四位同志去北京,帮助筹备全国滑翔运动的恢复工作,滑翔学校和全国各地航空运动学校(原航空俱乐部)陆续得以恢复。6月,国家体委和总参谋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军事体育工作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以业余滑翔为重点的军事体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8月16日国家体委下发文件,从原滑翔学校人员中抽调11人组成筹备组,组长孙福昌,副组长梁万金、周安荣,并组成了临时党支部,孙福昌任支部书记。经过紧张筹备,国家体委决定恢复位于安阳的原中国人民滑翔学校,并改称为国家体委安阳滑翔学校。

 

“初教六”型飞机四机编队进行拉烟表演。

 

       滑翔学校在恢复过程中空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1975年8月,学校筹备组抽调9名过去飞过“初教六”机型的飞行员去空军四航校元氏机场进行“初教六”复习飞行训练。10月从全国抽调空勤38人和地勤35人去空军四航校藁城机场、元氏机场恢复“初教六”和“运五”飞行训练。10月组织部分人去沈阳滑翔机制造厂试飞“解放-5”型旧滑翔机。10月原学校职工71人从安阳市调回,开始进行滑翔训练的各项准备事宜,初步完成了滑翔学校的筹建工作。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国发〔1975〕157)号文件,明确规定由海军将安阳机场交还国家体委使用。

 

1975年底,国家体委从沈阳滑翔机制造厂调运旧“解放-5”型滑翔机恢复学校滑翔训练。图为国产“前进号”滑翔机。

 

       12月,全国滑翔教练员、绞盘车牵引员训练班在安阳滑翔学校隆重开学,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名滑翔教练员和绞盘车牵引员参加了此次训练。至此,停止了近10年之久的滑翔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恢复。

 

1975年12月15日,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75名空勤人员,25名地勤人员来滑翔学校集训,恢复飞机、滑翔机飞行及绞盘车牵引“解放-5”型初级滑翔机训练。图为1975年滑翔机试飞成功时的场景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1976年7月,由于“初教五”型飞机被淘汰,学校空勤人员全部改装了“初教六”型飞机。11月举办了有八省市24人参加的滑翔飞行训练班,训练科目从“解放-5”型滑翔机绞盘车牵引直到“初教六”型飞机特技。这是滑翔学校恢复以来的第一期训练,这期训练一直到1977年7月结束。

       1977年11月,总参拨给滑翔学校“初教六”型飞机10架,从长春空军航校接收飞机后,全体空勤人员一次转场飞行至安阳,其场面壮观,成为当时我国航空领域一大亮点。更加激发了安阳滑翔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干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1977年从空军转业了4名飞行、12名机务人员,充实了滑翔运动队伍。1978年2月,举办了机务干部训练班,修订编写了国家体委系统机务维修工作条例,加强了管理制度。1978年进行了一期滑翔集训,参加训练的有6名学员,提高了竞赛水平。1978年我国跳伞、滑翔、航空模型运动项目都参加了国际航空联合会,增进了国际间的交流。

 

197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安阳机场举行了“飞机、滑翔机、跳伞、航空模型”等项目的大型航空表演,观众达10万余人。图为滑翔机五机编队飞行表演。

 

        1979年为迎接第四届全运会进行了飞行表演训练。9月27日和29日两天在北京沙河机场进行了两次大型航空表演,观众达5万人,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航空体育表演,使广大观众耳目一新。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期间,分别于9月15日、27日和29日为国际航联秘书长、全国人大和政协领导人以及首都群众进行了航空表演,观众达30万人。这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一次航空表演。图为运动员郑岳峰、李开河、魏海峰、张全胜、程银贵驾驶滑翔机进行五机重叠飞行表演。

 

       1980年从德国进口了一批高级玻璃钢滑翔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滑翔机,最大滑翔比可达1:48,改变了滑翔器材停留在五十年代的状态。4月至6月,11名飞行员改装了新型滑翔机并进行了创纪录飞行,使滑翔成绩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1981年3月28日至4月4日,德国驻华使馆三秘霍恩席尔德和武官吕普克来校进行滑翔飞行,为以后中德滑翔员之间的交往打开了大门。从1981年开始滑翔运动每年都有对外交流活动。

 

德国驻华使馆三秘霍恩席尔德(左一)、武官吕普克(座舱)、翻译(左二)、魏海峰(左三)。

 

       5月16日至6月1日,以梁万金为团长的中国滑翔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德国,在奥林豪森滑翔学校进行了滑翔训练,并观摩了第十七届世界滑翔锦标赛。

 

1981年5月16日至6月8日中国滑翔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了西德,并观摩了第17届世界滑翔锦标赛。图为在比赛场地(左起)李开河、张一蓉、梁万金、魏海峰的合影。

 

       9月2日至16日,以德国滑翔协会国际事务秘书赖德尔博士为领队,奥林豪森滑翔学校校长贝尔簧盖尔和气象专家林德曼三人组成的滑翔讲学团来校进行讲学,授课80小时,滑翔学校及全国各航空运动学校61名教练员、运动员参加了学习。1981年10月,全国滑翔教练员进行了评定技术职称考试,从此教练员职称走向正规化管理。

开拓进取 再展宏图

       1981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滑翔工作会议,决定撤消业余滑翔学校和停止业余滑翔学校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的训练。滑翔学校的任务重点也从培训全国滑翔教练员转向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及创纪录飞行。

伴随着国防体育慢慢淡出历史舞台,滑翔运动的军事色彩也逐渐淡化,训练重点逐步从培训滑翔教练员、工程技术人员转变为国家滑翔队集训,加大了航空运动的竞技性和参与性。

       从1982年安阳滑翔学校定为国家滑翔队集训基地,此后每年都在安阳滑翔学校举办全国优秀滑翔员集训,安阳滑翔学校很好的保障了国家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项比赛前的训练任务,为我国滑翔运动走出国门,并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征战世界赛场、融入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安阳滑翔学校成为滑翔运动的最高学府,被誉为航空运动的摇篮。

       为了提高滑翔技术水平,以适应国内外比赛的需要尽快跨进世界先进行列,充分利用我国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于1983年开始组织小分队赴外地探索上升气流情况。分别于9月去山西长治,1984年4月去宁夏银川,9月去甘肃嘉峪关进行探索飞行,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天气、地理、航行、交通、迫降场地等情况,创造了一批国家滑翔纪录。1984年12月29日,傅廷方在银川机场滑翔机升高飞行中绝对高度达11117米,突破了男子单座万米国家滑翔纪录大关。1980年以来有29人21次打破八项男、女全国滑翔记录。国家滑翔队先后赴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各项滑翔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1984年4月和12月,滑翔学校两次派遣滑翔小分队赴银川机场,探索祁连山波状上升气流。图为李开河并进行高空创纪录飞行。

 

1984年12月29日,滑翔运动员傅廷方(左二)驾驶滑翔机打破男子单座国家滑翔纪录,飞行绝对高度11117米。图为与机务人员合影(左起)付建国、傅廷方、李光荣、李德法、李庆厚

 

 1985年5月24日至6月8日安阳国际滑翔比赛在我校举行,西德队和中国一、二队的1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986年3月至4月全国14名滑翔员在安阳集训,进行了长途飞行训练。6月至8月赴嘉峪关机场训练期间,有8人5次打破四项全国滑翔纪录。图为5月份赴大同航校,分别代表各省市参加全国滑翔比赛的情景。

       安阳航校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航空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几代航空人拼搏进取的精神。中国滑翔运动经历了初创、发展、解散、恢复、再发展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倾注了老一辈航空人的心血,安阳航校已经走过65年的发展历程,他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逐渐成长,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腾飞而逐渐壮大。安阳滑校已从单一的滑翔运动项目发展成为全国航空体育训练中心,逐渐承担起以跳伞为中心,以滑翔、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等多元性航空运动项目发展的训练、比赛、表演任务和私用飞机驾驶员培训和教练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在全国范围内的航测、航拍、科研试飞和普及航空科学知识等通用航空服务业务。由于训练任务的变化,国家体委下发(〔1987〕121号)文件,将“国家体委安阳滑翔学校”更名为“国家体委安阳航空运动学校”(简称“安阳航校”),1998年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简称“安阳航校”)至今。

       从1955年6月12日“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滑翔学校”的创建,到1956年从张家口迁到安阳,改名为“中国人民滑翔学校”;从1975年恢复改称“国家体委安阳滑翔学校”到1998年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安阳航校虽经多次易名,工作重点的改变,但安阳航校航空人热爱祖国蓝天的情怀从未改变,为国争光的决心从未改变,他们正在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开拓进取,再展宏图,一批批优秀飞行员和运动员从这座鹰巢直冲云霄,在无际的苍穹中展翅翱翔。

 

 

2020年6月11日 09:43
浏览量: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