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航校故事(十五):中国第一支滑翔队从这里起飞

网站首页    航校动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航校故事(十五):中国第一支滑翔队从这里起飞

滑翔运动的筹备

       我国滑翔运动的开展要相对滞后于欧洲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慢慢开始筹备这项运动。

雅克-18飞机牵引高级滑翔机做双机编队训练

       为了加强国防、支援空军建设,同时加速空军兵源的储备,1951年1月18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写信给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及空军领导,信中说:“关于训练航空员、坦克手及其他军事技术人员问题,我记得苏联曾经有过全国性航空化学协会这种作为民间一般训练的组织。不知这种经验如何?我曾听斯大林说过:工人在工厂中,工余时学过航空的,在航空学校训练时,可减少学习时间几个月。为了训练大量的航空人员及其他人员,请你们和苏联同志考虑一下,在工厂、学校、机关中普遍组织一种学习组织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可组织类似航空化学协会的组织?”在此指示下,我国开始比照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的模式,着手筹备滑翔运动。

       1952年6月24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原团中央军事体育部的基础上,借鉴前苏联“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简称“支协”) 经验,正式成立了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1956年11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具体筹建、组织滑翔运动等国防体育项目的开展工作。

选拔滑翔机飞行员

       滑翔机与飞机外形相似,它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可以由飞机拖拽起飞,也可以由绞盘车或汽车牵引起飞,最初级的还可以从高处的斜坡上下滑到空中。在无风情况下,滑翔机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获得前进动力,这种损失高度的无动力下滑飞行称为滑翔,在上升气流中滑翔机可像老鹰展翅那样平飞或升高,通常称为翱翔。滑翔和翱翔是滑翔机的基本飞行方式。一旦掌握这些技术的滑翔员日后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很快成为一名飞行员。如果遇到战争,不仅可以极大地缩短飞行员的培训时间,同时还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飞行员对飞行技术的掌握。

初级滑翔机

       开展滑翔运动之初,摆在航校面前的问题十分严峻,首先对滑翔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其次在一没器材、二没人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开展呢?当时,世界上发展滑翔运动中飞行技术最好的国家要数波兰,为了掌握当时最先进的滑翔飞行技术,几经商讨之后中国与波兰签订了一份协议《中波技术科学合作协定》,波兰开始协助中国发展滑翔事业。4月底从波兰订购的共54架滑翔机陆续运抵滑翔学校,同时,一批波兰资深的滑翔机飞行专家也来到中国,来华后波兰专家首先就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滑翔机飞行员的建议。一时间,一份份招收滑翔机飞行员的公告出现在了各个城市高中的校园中。

国家滑翔队准备训练

波兰教员和第一批滑翔机学员

       1955年5月,在经过体检、政审、笔试等层层的严格筛选后,从北京、天津、沈阳、武汉、青岛、上海等六城市高中学生中招收的68名学员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张家口,在波兰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进行了我国第一期专业滑翔训练。当时一、二、三班为学生组成,四班为空军专业及飞行干部组成,共83人。经过绞盘车牵引初、中、高级滑翔机及飞机牵引高级滑翔机训练,毕业学员47名。

赴波兰进行深造

       1955年底,大部分波兰专家撤离回国。为了培养我国自己的滑翔教练员,1956年,我国从第一批毕业学员中选派了8名滑翔员赴波兰进行深造,他们在波兰里森高德等机场进行了翱翔和高科目训练,全员完成了银质证章训练科目。当年12月底全体人员回国。他们这些人日后都成了中国滑翔界的重量级人物,为中国滑翔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波兰训练期间,首创国家直线飞行270公里翱翔纪录的郑岳峰在谈到这段难忘的回忆时说道:“1956年4月波兰教练从学校四个班中,选拔了八名学员学习俄语,我有幸被选中。后得知是将被派到波兰学习深造,学习滑翔。突击学习了一个多月的俄语,我们八名学员和两名翻译启程前往波兰。

波兰教员和滑翔机学员

       那个年代,我们只能乘火车。路线是从北京到满洲里,换乘前苏联火车,经西伯利亚,途中看到了贝加尔湖,沿着贝加尔湖整整坐了7天7夜才到达莫斯科。休整之后,驻苏使馆人员陪同我们参观了莫斯科红场,还有幸拜谒了列宁斯大林墓。之后再乘火车前往波兰,由使馆工作人员送我们到达波兰里森高特机场,接待我们的是之前来中国培训我们的波兰滑翔学校卡别斯基教练,再次见到卡别斯基教练我们都非常高兴。卡别斯基的妈妈是滑翔学校的厨师,招待我们特别热情,晚上9点还给我们端来一大盘点心。老人走后,我们这些小伙子们将其一扫而空。第二天我们的翻译向老人表示感谢。当时,当地正是翱翔训练的好季节,训练中,我第一个完成了翱翔留空5小时,随后我被放飞远航科目。

       一次我翱翔飞越了波兰首都华沙机场,最后迫降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引来当地附近的农民来围观。由于我们不会波兰语,我就掏出了“哑巴”证书给他们看,看过后他们特别热情,一位老人就把我带到他自己家,招待我吃住,并打电话通知了华沙机场。第二天机场派来飞机,把我牵到机场。第三天里森高特滑翔学校来飞机将我牵回。这次飞行我完成了270公里翱翔远航,第一个完成了银质证章的飞行科目,并首创国家直线翱翔纪录。这对于我单独飞场外远航,是一次很好的历练,也为以后的场外飞行打下了基础。

首创翱翔飞行记录

       郑岳峰回忆:我们从机场转到山区做滑翔训练。到达“列什诺”滑翔学校,专门练习高目测定点着陆。通常飞行是脱钩后建立矩形航线,目测着陆。在这里则是将滑翔机牵到250至300米高度,滑翔员脱钩后,作180度转向着陆跑道,并随即作s形转弯消耗高度,直至判断能准确目测着陆在“T”字旁,才对准着陆跑道着陆。再后来,我们又转到波兰的札尔山,飞山区动力气流,在这里飞动力气流与平原飞行大不一样,在这里只能作迎山坡着陆,顺山坡起飞。飞机牵引滑翔机擦着山坡和树梢飞行,有意识锻炼滑翔员的胆量和应变能力。比如飞机牵引滑翔机对着山坡飞去,滑翔员看到飞机发出脱钩信号后,立即脱钩,之后,飞机左转弯,滑翔机右转弯,飞离山头。

安阳航校原滑翔机飞行员郑岳峰和柴寿茹

       在山区飞动力气流,无风时则飞机牵引起飞,有风时则组织橡筋弹射,或是由两个人抬起滑翔机轻轻向山下一推,滑翔机就离地起飞了。山的迎风面有上升气流,滑翔员始终沿着山坡迎风方向作“8”字飞行爬高。这些练习之后,我们又转到波兰的“叶烈尼古拉”山区,进行波状气流飞行训练。波状气流通常是大风天才产生,而且山区的气流很乱。为使滑翔员适应,牵引时用20-25米的牵引绳,牵引滑翔员做假设在乱气流中的机动跟机飞行训练,牵引机突然左转弯,又突然右转弯,飞机俯冲,又突然跃升,滑翔员需机敏的跟住牵引飞机作动作。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艰苦的训练,我们八名学员都圆满完成了二级滑翔教练员的飞行科目。我的总飞行次数时间是396次、154小时。以上的基础科目的训练,为我们以后执行较复杂的飞行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波兰学习训练到当年10月底,我们去学习的8名同学都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保证了安全,高高兴兴的收拾好行囊,乘坐火车回到张家口滑翔学校。”

       回国之后,郑岳峰与20多名飞行人员到达北京良乡机场,成为中央航空俱乐部的飞行员。第一届全运会前,解放军队为参加全运会,筹划组建了滑翔队,并派了几名同志来到中央航空俱乐部学习滑翔。郑岳峰被聘为解放军队教练。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徐国安、郑岳峰、宋汉栋代表解放军队参赛,最终解放军队获得团体冠军。全运会后,郑岳峰所在的中央航空俱乐部滑翔队全体搬迁到安阳,和一批在全运会上取得成绩的优秀滑翔员共同组成了国家滑翔队。

巾帼不让须眉

       1956年4月,从跳伞队转来9名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女学员进行滑翔飞行训练,年底8名学员二级滑翔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滑翔员。柴寿儒便是这8人中的一员,她1956年1月经国家体委特招和天津市女一中的推荐,经政审、体检合格后,柴寿儒入选我国当时刚成立的女子跳伞队,成为我国第一批女跳伞员。同年4月又被分配到国家体委所属的张家口中国人民滑翔学校,学习滑翔和飞行。在学习训练中,柴寿儒成绩优异,每换一个练习科目或换一个机种,总是第一个完成转换。1957年柴寿儒和她的一部分同学被分到北京良乡机场中国人民航空俱乐部飞行滑翔队,作为我国第一批女滑翔员,柴寿儒从此开始了她的滑翔运动员的生涯。从1958年到1965年间她共创造和打破6项国家纪录,1959年代表解放军队参加第一届全运会创记录飞行,首创女子双座滑翔留空国家纪录,成绩为7小时43分,保持至今。第一届全运会后,柴寿儒被选入国家滑翔队。

图为1956年新中国第一批女滑翔员(左起)于泽华、朱嘉珍、赖亚珍、朱秀芳、武文清、柴寿茹、富珍珠、张一蓉、陈秀兰(班长)

       在国家滑翔队柴寿儒和郑岳峰于1965年1月结为夫妻,这对空中伉俪日后为滑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阳航校原滑翔机飞行员郑岳峰和柴寿茹夫妇

       在国家滑翔队成立之前,专业滑翔训练规模最大的一期是1958年10月至1959年10月的第五期滑翔训练,学员来自上海、河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及新疆九个省、市、自治区培训专业二级滑翔员128人,学员中除汉族外,还有回、蒙、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全期分八个班进行飞行训练,科目从三级滑翔到二级滑翔员,部分学院还进行了翱翔训练。本期训练总时间2583时12分,是滑校创办以来滑翔训练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期滑翔训练班,这期学员后来绝大部分成为各省市开展滑翔运动的骨干力量。当时18岁的张彩文也是这期滑翔训练班的一员。在参加这期滑翔训练班之前,张彩文已经在辽宁省滑翔俱乐部训练一年有余。在安阳航校退休的老滑翔员张彩文回忆到:“1957年我从学校被选拔到辽宁省滑翔俱乐部后,当时按照波兰的训练大纲进行初级滑翔机飞行训练。这种滑翔机外部构造看起来很简单,没有座舱,但是掌握起来不容易,教练员只能在地面进行讲解,学员练习便是空中独立飞行,理论考试合格后转入外场训练。在高级滑翔机外场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气流不错,找到气流柱以后每秒能上升3到4米,唰!唰!唰!……几分钟以后升高几百米,那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取得高度以后滑翔员才会有自信,找到一个好气流是滑翔员在飞行过程中最开心的事儿。1958年冬,由辽宁省组织十多名滑翔员参加张家口航空干部训练班、进行提高飞行训练。张家口冬天天气寒冷,每天五点出外场,伸手不见五指,呼出的哈气在头发、眉毛上结成了冰。条件艰苦,但所有学员靠着自己对滑翔飞行的热情兢兢业业地训练,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作为航空运动,在空中飞行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有一次我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气流柱很好,为了更快地取得高度,我的仰角拉的有点大,盘旋半径小,滑翔机突然进入螺旋,一圈圈地螺旋下降!高度下降的非常快!我下意识动作手脚配合操纵滑翔机及时改出,摆脱了螺旋,这算是一次比较惊险的经历。其实在地面理论学习的时候,对这些情况都有所准备,但是实际在飞行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操作准确,就能及时转危为安。”作为一名女滑翔员,张彩文从学校到省队训练,不仅要闯过心理恐惧这一关,还要像男孩子一样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很多人因为吃不了苦或信心不足被淘汰,在辽宁省滑翔俱乐部三级训练结束时,女学员只剩下张彩文一人。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的滑翔飞行比赛结束后,张彩文离开北京良乡机场回到辽宁省任滑翔教练员。短暂的分别后又是重逢。1960年组建第一支国家滑翔队时,张彩文作为辽宁省仅有的唯一一人,被选拔到国家滑翔队。1961年4月1日在滑翔学校创造女子单座升高相对高度4000米,绝对高度4400米的滑翔记录。

安阳航校原滑翔机飞行员张彩文

 


国家滑翔队正式成立

 

       1960年,国家滑翔队选拔了各省市代表队在第一届全运会甲组滑翔比赛中获得名次的优秀滑翔飞行员和中央航空俱乐部滑翔飞行队的飞行员,共32人到安阳进行了滑翔机特技、翱翔、创纪录飞行、编队特技、舵机编队和“雅克-18”飞机起落航线、特技、编队等科目集训,队长为徐国安,下设三个班,教练分别为宋汉栋、郑岳峰、黄澍年。集训后有21人留在滑翔学校,正式成立了国家滑翔队。自1960年1月国家滑翔队将训练基地从北京良乡搬到安阳滑校,国家第一批滑翔员的骨干力量和全国优秀的滑翔机运动员都汇聚到了安阳,国家滑翔运动的培训、表演及比赛都被安阳滑校承担了下来。

前排右四起:张彩文、柴寿茹、杨惠美;后排右二郑岳峰

       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滑翔队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武汉等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宾及广大群众进行航空表演20多次,观众总数达47万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36人次创造和打破男女单、双座国家滑翔纪录。仅在国家滑翔队成立的第一年(1960年)就创造和打破了6项国家滑翔运动纪录。

后排左起:黄世祥、刘振纲、张全胜、徐国安、程银贵、黄树年;中排左起:张彩文、柴寿茹、杨惠美、张一蓉、袁家鸾、前排左起:闫保琛、郑岳峰、李开河

榜样小组:周雯健、张格民、秦本耀

2020年9月8日 16:50
浏览量:0

分享到